时间:2024-04-30 来源: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图像图形学领域的科技进步,鼓励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为宣传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分享激励计划入选者的科研故事,学会近日对入选2023年度CSIG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提名的入选者曾润浩进行了专访,以对话的形式,为读者们提供一次了解他的机会。
下面就跟着我们的脚步,走近今天的受访者吧。
问题一: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曾润浩。我2021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师从谭明奎教授。目前为深圳大学助理教授,深圳市鹏城孔雀人才,入选深圳市人才青年项目。我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主要围绕多模态视频的表征、理解与检索开展研究。已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10余篇,包括中科院一区期刊4篇(TPAMI、TIP、TITS等)和CCF-A类会议7篇(CVPR、ICCV、NeurIPS等),谷歌学术引用1300余次,单篇被引超过470次。我所提出的视频动作定位方法连续13个月在THUMOS14排行榜排名全球第一,开发的驾驶员行为分析系统部署支撑了鹏城实验室鹏城云脑数字视网膜系统。项目方面,我独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孔雀计划项目,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深圳市稳定支持项目等,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受邀担任NeurIPS、ICML、CVPR、ICCV等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和TPAMI、TIP、TMM等国际权威期刊的审稿人。
问题二:请问您在科研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推荐给大家?
科研的方法其实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我分享两个我在读博士期间觉得比较有益的方法。首先,多读自己研究领域外的论文。我研究的是视频中的Action Detection,如果只看这个领域的论文,思维会被局限住,看到的都是别人已经做过的方法,很难在这个领域产生新的想法。我会经常关注图像领域的一些新的热点论文,例如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然后思考这些论文中解决的问题,在我的研究领域中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能否借鉴思路来解决。还有,要多动手做实验,不能只停留在读论文上。实际上,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发现,这些问题是无法直接通过读论文思考得到的。有时候在实验中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就有可能定义出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一个新的想法。
问题三:请对您的论文进行简要介绍
这篇论文聚焦视频智能分析与理解这个研究热点,围绕多模态视频行为分析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主要创新点包括:1)基于视频的视觉、听觉、文本等多模态信息建立了新的时空特征提取和融合模型,提出了视频模型高效训练的新方法,有效提升了视频分析精度和效率;相比于同期最佳方法,IEEE Fellow、香港中文大学汤晓鸥教授提出的SSN,所提方法提升动作定位精度2.8%。2)提出了视频动作图表示与推理框架,刻画了视频语义与时序内容的复杂关联,解决了视频时序上下文建模推理难题。中国工程院郑南宁院士等人指出论文提出的视频动作图表示方法已成为动作定位领域的主流做法。3)提出了人-物双向交互融合推理框架,刻画了多目标动态时空关联,解决了视频动作理解难题,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D. P. Cao教授指出该框架能有效利用骨架数据增强动作识别性能。
问题四:在您论文筹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怎样克服的呢?
我在博士期间的研究主要还是围绕视频动作定位与动作识别来开展的,但筹备论文时,如何把博士论文几个部分间的关系更好地展示出来还是遇到了比较大的挑战。所以我先在知网上查阅了中文博士学位论文,尤其是优秀博士论文,然后也搜集了一些国外的博士论文,分析了这些论文在论文架构、内容安排上的优点,然后和导师不断讨论打磨,最终形成了一个论文框架,较好地把论文几个章节间的关系展现出来。
问题五:获奖感言(/对导师说的话):
我在此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谭明奎老师。我是他回国后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我本来不是学计算机的,所以刚到实验室的时候,和其他同学比起来,我的编程水平很差。记得2017年刚入学的时候,我得花很多时间学习基础的Python编程,前两年没有任何研究成果,感觉自己啥都没做出来,压力很大。谭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和我分享了他读博士时候的经历,告诉我他也经历过类似的困难,然后就一直鼓励我,让我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到了入学两年后,我终于在TIP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那时候真的很激动,大晚上打电话给谭老师告诉他论文被录用了。另外,我还想特别感谢谭老师给我提供了全面的科研训练和指导。他在实验室开了一系列的科研教程,比如怎么做PPT,怎么讲PPT,怎么读论文、写论文,怎么回应审稿人的意见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细致的教程。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真的觉得谭老师是用真心在培养学生。他教会我的技能,到现在我开始工作了,感觉都非常有用。当然,我还要感谢淦创老师、黄文炳老师,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家人、合作者、同学和朋友,真的是很感谢他们一路上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