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淮北师范大学-148

时间:2025-06-27      来源: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2025年6月15日,“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在淮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计算机视觉前沿发展”,多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应用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本次活动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CSIG合肥会员中心(筹)联合承办,安徽省认知行为智能计算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管理大数据研究中心协办。本次活动吸引了对计算机视觉感兴趣的近百名师生参加。

image.png

活动开幕式

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峰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贾伟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肥会员活动中心(筹)候任主席汤进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肖建于教授主持。

image.png

肖建于教授主持开幕式

image.png

李峰副校长致辞

image.png

贾伟教授致辞

image.png

汤进教授致辞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杨勋教授作了题为“面向第一视角问答辅助的多模态大模型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介绍其团队在面向第一视角问答辅助的多模态大模型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在多模态大模型面向盲人第一视角问答辅助以及场景文本问答辅助方面的表现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该方向的数据集构建、模型评估及现象解释等。

image.png

杨勋教授作报告

来自山东大学的丛润民教授作了题为“从瞬态感知走向持续学习”的报告。视觉内容理解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正面临从瞬态模型向持续能力提升的范式转型。传统的瞬态型学习范式主要解决一次性学习问题,但当模型需要持续性更新、不断进化时往往面临遗忘难题。该报告以场景分割任务为例,介绍瞬态分割模型的代表性成果,并着重从持续学习角度分享了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image.png

丛润民教授作报告

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刘羽教授作了题为“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及应用”的报告。报告针对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向面临的融合方法对噪声/误配准鲁棒性低、模态信息提取能力差、与下游任务关联性弱等挑战难题,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基于多尺度变换、稀疏表示、深度学习等技术在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及应用方向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image.png

刘羽教授作报告

来自中山大学的任文琦教授作了题为“于生成先验的图像超分辨”的报告。报告围绕其团队最近在扩散模型驱动的图像超分辨率领域的研究展开。包括扩散模型的恢复先验增强、DiT的双提示策略的图像恢复模型以及退化引导的单步扩散图像超分辨模型,重点解决了扩散模型在图像超分辨上的先验不足,视觉信息遗忘,推理步数多等难题。

image.png

任文琦教授作报告

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李华锋教授作了题为“文本指引的对象与事件跨模态定位”的报告。报告围绕文本指引的对象与事件跨模态定位展开,主要探讨了如何根据自然语言描述,在图像或视频中准确定位对应的目标或事件。报告介绍了当前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时空特征建模、基于文本描述的时空事件与目标定位方法,以及多模态融合策略。同时,分享了一种能够统一处理对象与事件定位的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引入指引建模与层次匹配机制,显著提升定位准确率和模型的泛化能力。

image.png

李华锋教授作报告

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和同学认真聆听了报告,并与报告嘉宾热情地交流与互动,共同探讨计算机视觉学术前沿内容。

image.png

提问讨论环节

最后,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之一淮北师范大学沈龙凤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以及师生们的热情参与,“CSIG 图像图形中国行”在淮北师范大学取得了圆满成功。

image.png

会议合影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