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托论坛”第七期活动在青岛成功举办

时间:2025-09-20      来源: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2025年9月19日,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青托论坛”第七期依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在青岛顺利举办。本次论坛云集国内众多知名青年学者,聚焦图像图形学领域的学科前沿与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度研讨。

图片8.png“青托论坛”第七期合影

19日上午9时,“青托论坛”第七期在青岛银沙滩温德姆至尊酒店菊厅正式开始。本次论坛由东南大学魏秀参教授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彭春蕾教授主持。

首先,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朱昊助理教授作了题为《高效率三维数字人生成模型》的报告,介绍了三维数字人技术的前沿动态。他通过融合少量三维扫描模型和视觉生成大模型所提供的先验知识,构建了大规模、高精度的三维人体数据集,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高性能的全身三维生成大模型,支持在1秒内实现从单张或多张图像到可驱动数字人的实时生成,并可无缝对接动画制作、模型编辑等下游任务,显著提升了三维数字人建模的实用性。

图片9.png  朱昊助理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朱翔昱项目研究员作报告《马尔视觉理论:2D-2.5D-3D表征的涌现》,介绍了马尔视觉理论的研究进展。他以人脸感知为切入点,结合可解释性方法、胶囊网络架构及无监督三维重建技术,探究了深度神经网络各层级表征的几何结构,其研究结果发现在神经网络感知人脸过程中,呈现出"2D-2.5D-3D"的表征构建流程,最终形成"人脸-五官"的层次化表征。这一发现支持了马尔视觉理论,也为理解视觉神经网络的内部工作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片10.png 朱翔昱项目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赵健研究员以《AI安全与治理》为题作报告,系统阐述了大语言模型所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与伦理挑战。他从多维度介绍了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在AI治理领域的前沿思考、探索路径与创新实践,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与治理方向提出了展望。

图片11.png 赵健研究员作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茜副教授作报告《智能矢量图生成技术研究与应用》,介绍团队在智能矢量图生成方向的研究进展。她通过挖掘矢量图特有的双模态表征特性,即同时包含视觉外观和结构化代码两种互补的表达形式,实现了高效、可编辑的二维、三维及动态矢量图生成,显著提升了生成效果与操作效率。

图片12.png 于茜副教授作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杨二昆副教授作报告《可信多模态表示学习》,介绍了多模态信息的智能感知与理解领域的新进展。面向图像、文本、声音、传感器数据等的多模态处理需求日益增加,他以多模态对齐、噪声鲁棒等为切入点,克服了不同模态间的模态鸿沟,发展了自主可控、可信任的多模态一致表示学习方法,有力支撑了各种下游认知、理解与推理任务。

图片13.png 杨二昆副教授作报告

最后,本次论坛主席魏秀参教授和彭春蕾教授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莅临分享的报告专家及积极参会的师生们致以诚挚感谢。至此,“青托论坛”第七期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一场聚焦青年学者成长的学术活动,本次论坛不仅搭建起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平台,更生动诠释了青托俱乐部“学术至上、奉献成长”的核心宗旨,为图像图形领域青年人才的互动交流与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有意申请举办“青托论坛”的单位可邮件联系青托俱乐部副主席徐婧林老师(xujinglin@ustb.edu.cn)。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