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6 来源: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2025年7月9日至11日,2025全国数字文化遗产大会暨第十八届CSIG全国数字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在安徽安庆(安庆师范大学)成功举行。大会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安庆师范大学、中共安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CSIG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安庆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与信息学院、安庆市计算机学会、元宇宙文旅场景应用技术研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等联合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查红彬教授,教育部科技委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吴晓军教授,CSIG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主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潘志庚教授,铜陵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苏本跃教授,湖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晓平教授,安庆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岩等广大师生出席大会,累计600余人。论坛精心设置特邀大会报告及七个分论坛主题报告,汇聚领域内知名学者,深入探讨数字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
申传胜主持开幕式
大会由申传胜主持。在开幕仪式上,安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福华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出席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支持学校发展的各方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他向与会者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策略以及专业建设的现状。李书记指出,学校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科研平台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并率先成立了长江文化研究院与黄梅戏文化研究院,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他强调,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于文化传承、发展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深远的影响。借此大会之机,学校将广泛吸纳真知灼见、资源和人才,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工作,为文化传承和建设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福华致辞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监事长、北京大学教授查红彬致欢迎辞,他代表大会主办单位感谢安庆市委、市政府、安庆师范大学等各方的大力支持,向参会的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近年来数字文化遗产大会品牌活动影响力日增,促进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能力跃迁。
查红彬教授致辞
安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岩在致辞中指出,安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守正文脉之“魂”、创新发展之“力”、奏响兴业之“音”,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向着文化强市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她希望,与会专家在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与安庆市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安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岩致辞
在大会的主论坛环节,多位业界和学术界的权威专家纷纷登台发表演讲。其中,查红彬、吴晓军两位资深专家,以及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总工程师刘达、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袁晓如、天津大学的杰出教授张加万,还有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的副主任祝孔强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周明全,他们各自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最新成果进行了报告分享。
(刘达、吴晓军、查红彬、周明全、祝孔强、袁晓如、张加万)
“AI+数字文化遗产”主论坛报告专家
本次大会精心策划了七场内容丰富、主题多元的分论坛,以满足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与会者需求。首场论坛以“三维重建、数字人与人工智能”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这些前沿技术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潜力;第二场论坛专注于“顶会顶刊论文”,旨在分享和交流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第三场论坛以“AI时代的智慧文博发展”为主题,邀请多位专家就人工智能在文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四场论坛以“专委会委员研究进展”为主题,展示了专委会成员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五场论坛以“戏曲数智化保护与传播”为核心议题,探讨了如何运用现代技术保护和传承传统戏曲文化;第六场论坛以“智能感知计算与学习”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参与;最后一场论坛为市校合作产业人才供需对接会,旨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人才交流和产业发展。这些分论坛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为与会者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
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与数字文化遗产的融合”为核心议题,致力于深入剖析生成性人工智能、数字人技术、元宇宙等前沿技术在文物与博物馆领域的创新性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整合,并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