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3 来源: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2025年6月29日,CSIG智能视觉感知与边缘计算学术交流会在北京西郊宾馆成功举行。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CSIG图像智能边缘计算专业委员会承办。
CSIG智能视觉感知与边缘计算学术交流会全体合影
本次学术交流会围绕智能视觉感知技术前沿,探讨大规模、高维、多模态的成像模型与快速、准确分析和智能处理方法。重点围绕智能感知理论、图文识别技术、影像增强方法、高光谱遥感、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展开研讨,从原理-算法-应用的角度与层次探讨成像与感知的当前研究热点、难点与发展方向。本次学术交流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弘教授、天津大学刘安安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胡卫明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殷绪成教授、中科院空天院高连如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宋红教授、北京大学刘家瑛长聘副教授五位专家分别作《脉冲神经网络在智能感知中的应用》、《开放环境的自适应图文识别技术》、《高光谱信息处理及边缘部署应用》、《医学图像智能分析与手术导航应用》、《迈向通用影像增强计算:从数据拟合到关系建模》学术报告,各位专家就报告内容在各专业领域展开热烈讨论。
胡卫明研究员分享学术报告《脉冲神经网络在智能感知中的应用》
胡卫明研究员分享了课题组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视听触嗅觉协同感知-学习-记忆-决策方法研究工作。该研究构建了视听触嗅觉感知-学习-记忆-决策学习框架,包括数据采集与输入、模型搭建与训练、模型保存及新数据结果判别,在研究思路、研究广度、研究深度方面,都跑在了研究的前面。其中的特征学习方法可为现在热门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提供新的思路。
殷绪成教授分享报告《开放环境的自适应图文识别技术》
殷绪成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开放环境的自适应图文识别技术》。本报告回顾了开放环境下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和开放集模式识别主要技术,重点介绍了研究团队近期在开放环境下模式识别和文字识别技术进展,并且对开放环境下的文档智能大模型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高连如研究员分享报告《高光谱信息处理及边缘部署应用》
高连如研究员做了关于《高光谱信息处理及边缘部署应用》的学术报告,深入阐述了传统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如何赋能高光谱图像智能处理,特别是多模态数据实时处理技术。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无人机平台,也可为其他硬件资源受限平台的视觉任务算法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宋红教授分享报告《医学图像智能分析与手术导航应用》
宋红教授分享了《医学图像智能分析与手术导航应用》的科研进展,该报告聚焦了手术导航中的术前智能规划、术中智能感知、目标智能导引等核心问题,介绍了课题组在影像分割建模、图像弹性配准融合、运动形变感知补偿等多模态影像智能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研制的多模态影像融合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与临床转化应用。
刘家瑛教授分享报告《迈向通用影像增强计算:从数据拟合到关系建模》
刘家瑛教授分享的报告题目是《迈向通用影像增强计算:从数据拟合到关系建模》。随着大模型发展,具备面向多降质与多场景的统一建模能力,为增强模型的泛化与自适应带来新机遇。本报告从范畴论视角梳理各类降质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大模型和提示词驱动的统一增强框架,从而实现了任务与场景的自适应增强。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科研视野,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