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CSIG图像图形企业行—走进武汉煜炜光学将于7月7日举办

时间:2025-07-02      来源: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CSIG图像图形企业行”是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的走进企业系列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学会专家资源优势,搭建学术界与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企业解决技术研发、转型升级、人才引进等需求,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图像图形领域高校师生提供与企业互动机会,共同推动图像图形领域的发展。CSIG企业行系列活动已分别在百度、三一重工、京东、金山办公、荣耀、360、广电运通、海康等企业成功举办。

本次“CSIG图像图形企业行”由CSIG图像视频通信专委会、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煜炜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交流主题为“跨模态感知技术与应用”,欢迎领域内老师同学参会交流。

 

一、 活动信息

11.png

主办单位:中国图象图形学会(CSIG)

承办单位:CSIG图像视频通信专委会、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煜炜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活动时间:2025年7月7日

活动地点:武汉煜炜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高新六路99号南山光谷自贸港A栋四楼

 


二、执行主席

图片1.jpg 

杨铀 教授

个人简介: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CSIG图像视频通信专委会秘书长兼常务委员。主要从事计算成像、多媒体信号处理、多媒体通信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纵向项目、企业委托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授权中美发明专利40余项。担任中国科协“应急态势感知与应急通信技术”决策咨询专家团队首席科学家等;2018年当选IET Fellow;担任Journal of Electronic Imaging等4个国际期刊的编委、第三届世界元宇宙大会执行主席、国际会议ICIMCS 2013/2014、 MMM 2014/2020、ICME 2014、CVRS 2015、VCIP 2016/2020、ICASSP 2019专题论坛主席、ICIMCS 2016执委会委员等;2019年起担任IET全球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评委等。

 

三、特邀嘉宾

图片2.jpg 

张石 总经理

个人简介:煜炜光学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公司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光电子与通信专业硕士,对光电、通信、传感等领域有着敏锐的技术感知,精准把握发展方向,推动新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个人获得90余项知识产权,含50余项发明专利;团队获得200余项知识产权;已推出8个系列产品,均实现批量生产及销售,且单个系列产品的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

汇报题目:激光雷达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激光雷达技术在众多场景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是未来各行业走向智能化、无人化的关键感知技术之一。激光雷达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探测原理、光源选型、扫描机制、封装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技术路线,且每种路线都在实际场景中找到了适合的应用。随着各行业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升级,激光雷达技术在未来将向着更高集成度、更小外形尺寸、更低能源功耗、更低终端价格的方向发展。


图片3.jpg 

袁志林 副总经理

个人简介:煜炜光学副总,分管公司研发生产及销售,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光学理论基础扎实,产品化设计能力强,有多年的光电产品转产经验,多个产品成功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发表科研SCI论文十余篇,获得100余项专利,申报国家及行业标准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863”课题3项、湖北省及武汉市产业化项目各1项;2017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汇报题目:多模态感知技术在大机智能领域的应用及智能化思考

摘要:应用在大机智能领域的多模态感知主要包括激光雷达、多目相机、红外传感、毫米波雷达等技术,可以给大机设备提供精准的“工业眼睛”。中国作为工业制造大国,拥有巨量的大机设备,包括龙门吊、天车、起重机、盾构机、凿岩机、采掘机等,目前大部分设备都在无人化或者远程手动的升级阶段,需要使用大量的多模态感知设备,且根据不同场景的要求需对各种技术进行灵活组合集成。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机设备也会走向更加智能的方向,基于多模态感知技术所得到的多维度数据将会成为大机设备自主思考的数据基础。


 图片4.jpg 

罗榆清 博士

个人简介:罗榆清,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多传感器的SLAM系统、自主机器人集群系统等。IEEE TIM等一区国际期刊多篇论文在审;近三年来在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等多项机器人类国家A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等荣誉。

汇报题目:多机器人协同定位与感知

摘要:多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是集群机器人智能应用中的关键基础技术。现有方法在多机的回环检测中依赖低维信息,且在后端优化中缺乏点云约束,导致系统易受错误匹配的影响,造成失败的后端优化结果。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多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系统。系统提出了一个能同时融合位姿信息与点对约束的联合优化框架,该框架利用三维点云关键帧进行鲁棒的回环优化,能有效抵御错误的匹配对协同定位与感知的结果所造成的负面冲击。在自建的真实世界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证明,与现有的单机器人及多机器人系统相比,该系统在多种复杂场景下均实现了显著更高的精度与鲁棒性。最后,讨论该方向遗留的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图片5.jpg 

彭牧尧 博士

个人简介:彭牧尧,本硕均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目前于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含跨模态感知与优化、具身智能等。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及会议发表/投递论文5篇。

汇报题目:多模态配准与优化方法研究

摘要:图像-点云配准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基础任务,其旨在求解物体或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六自由度位姿,支撑视觉定位、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以及机器人抓取等相关应用。现有方法的瓶颈仍然集中于跨模态数据特征的提取、融合与对齐。针对此问题,通过在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以及特征融合对齐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先验和判别性特征学习的图像-点云配准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驱动模型学习更具备判别性的特征,以获取更为鲁棒的图像-点云匹配对,支撑精确的位姿计算。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备更优的配准性能和泛化能力。最后,讨论该方向遗留的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图片6.jpg 

呙尔欣 硕士

个人简介:呙尔欣,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研究方向包括4D占据栅格地图的生成与预测、局部路径规划等。Pattern Recognition、PRCV等国际期刊、会议多篇论文在审。

汇报题目:4D占据栅格地图生成与预测

摘要:报告将讨论4D占据栅格地图生成与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物理模型的4D占据栅格地图生成与预测方法以及基于数学模型的4D占据栅格地图生成与预测方法。此外,还将对于4D占据栅格地图生成与预测方法当前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四、会议流程

微信截图_20250702170214.png 


五、联系方式

彭博士: 18392638024  muyao99@hust.edu.cn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